内容简介:
本书以作者调研、修复过的古建筑壁画为典型研究对象,结合收集到的其他古建筑壁画保护相关资料,以壁画的制成材料和制作工艺为基础,通过统计评估现存壁画病害的表现特征,分析提炼出壁画病害的形成机理,在确定影响山东地区古建筑壁画的内部材料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基础上,以壁画的材料组成和结构成份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探索适宜于山东地区古建筑壁画的保护修复技术、后期保管环境条件和维护措施。
作者简介:
仝艳锋,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文化遗产系主任、副教授,管理学博士,山东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档案保护、文物科技鉴定等。已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著作3部,主持参与科研项目20余项。
定价:32.00
书号:978-7-5607-5528-1
目录:
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山东地区古建筑壁画保存的现状与历史
第三章 山东地区古建筑壁画的制作工艺
第四章 山东地区古建筑壁画的病害表现特征
第五章 山东地区古建筑壁画病害的形成机理
第六章 山东地区古建筑壁画的调查记录
第七章 山东地区古建筑壁画的预防保护手段
第八章 山东地区古建筑壁画的治理保护对策
第九章 结 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章节选读:
人们在谈到山东地区古建筑时,大多会举出曲阜、泰安、蓬莱三个著名的古迹,但是若要问起山东有哪些出名的壁画时则知之甚少。我曾问过一些人,在未指出前提限制的情况下,多言是山东汉代画像石,而只有少数能说出泰安天贶殿内有较大面积的壁画,而对所绘之内容也大多语焉不详。这也许从一个侧面说明山东地区在这方面的“弱项”。
中国古代的建筑,历经几千年留存下来的本来就不多,特别是像山东这样的多平原的地区,经过历代战火及其他自然的、人为的因素,保留下来的尤其少。山西能保留较多的古代建筑,也许与其深藏山谷的客观地理条件有较大的关系。壁画是依附于古建筑上的,没有较多的、较出名的古建筑,其所拥有的壁画显然也不会存在,加之不是所有古建筑都绘有壁画,因此古代壁画能保留到今天,在某种情况下比古建筑显得还要珍贵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国文物普查的展开,特别是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深入进行,山东发现了大量以前不知或不被注意的古代建筑,其中不少古代建筑中尚保存有一些壁画,这使学界感到异常兴奋。
据作者统计,山东地区留存至今的古建筑壁画约有近百处,面积从几平方米到数百平方米不等,内容多为神话故事、宗教故事、历史传说、花鸟风景、民间生活场景等,其年代集中于明清两代至民国时期。这些壁画在全省的分布极不均衡,保存状况也有较大差别,因此对其进行必要的、系统的分析和诊断,才能对症下药,使这些珍贵的壁画得以延续生命。本书在这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其结果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壁画保存的好坏,有赖于其存在的环境及其他相关因素。据专家意见,山东地区古建筑壁画的保存状态普遍不佳,约有四十余种病害,尽管相关部门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诊治工作,但由于各种原因,仍不能得到全部彻底的根治,这些病害仍在不时侵蚀着壁画肌体。
文物保护工作是集技术与经验的一项仔细工作,这是一门无法只动口不动手的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要想取得成绩,必须通过艰苦细致的实际工作,从现场调查,到诊断病害,再到实施具体的保护措施,均得亲自下手方能取得经验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