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图书 - 新书推荐 - 正文

运动员心理训练与调控

发布日期:2019-03-09 作者:魏平 许昭浏览量:

内容简介:

运动竞赛的激烈程度日益加剧,比赛不仅是运动员技术、战术、体能的较量,更是对运动员心理能力的考验。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运动行为是由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决定的。体能、技术、战术、心理是决定运动员比赛成绩的主要因素,而心理因素又决定着运动员合理地分配体能,同时还调控着运动员根据不同的比赛环境合理地使用技战术。因此,在高水平的竞技比赛中,心理因素已成为运动员充分发挥运动技能水平,取得优异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比赛水平越高,竞争越激烈,心理能力所起的作用也越大,特别是在实力相当的选手之间,比赛胜利的决定因素主要是心理调控能力。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将心理训练与技术、战术、体能等训练有机地结合,并对运动员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实施训练与调控,有利于帮助运动员形成良好的竞技状态,保障运动员在比赛中正常乃至超常发挥。因此,各国运动队都非常重视运动员在大赛前和大赛中的心理调控问题。

在比赛开始以前,由于运动员对比赛的认识,及由此产生的情绪体验,使运动员在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发生的某些条件反射性的变化状态,称为“赛前状态”。比赛的性质、规模,运动员面临的任务,运动员的社会角色,运动员的比赛欲望,双方实力对比是赛前状态产生的主要原因。在赛前状态的产生中,最先改变的是运动员的认知。运动员首先认识到比赛的性质、比赛面临的任务、自己的社会角色等,认知上产生改变,从而影响到心理其他因素及生理和行为的变化。

运动员心理问题的出现与不出现都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它出现得早与晚、强与弱、显与隐,要受到不同运动项目训练、比赛规律,运动员的心理活动、个性差异以及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运动员的心理问题会随着上述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在赛前呈现出其多样性,但总的特点是比赛时间越临近,出现的心理问题就越多,造成对运动技能水平的破坏就越严重,调控的难度就相对加大。在历届大型比赛中,均有部分优秀运动员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痛失金牌。

本书对运动员心理训练与调控的基本理论,运动员心理训练与调控方法,运动员赛前、赛中和赛后心理训练与调控,运动训练中的心理学问题进行阐述,并对实际应用中的一些个案和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教练员执教、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及著作方式:魏平 许昭 著

作者简介:

魏平,男,1962年12月生,山东体育学院教师,二级教授,研究领域为运动心理学。

定价:41.00元

书号:ISBN 978-7-5607-6238-8

目录:

第一章运动员心理训练与调控的基本理论(1)

第一节基本理论(1)

第二节运动员心理问题的产生(6)

第二章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15)

第一节运动员心理训练的作用与原则(15)

第二节放松训练(17)

第三节生物反馈训练(25)

第四节其他心理训练(34)

第三章运动员情绪调控方法(44)

第一节情绪的身体调节(44)

第二节情绪的认知调节(47)

第三节情绪的环境调节(53)

第四节从周易“阴阳对立统一理论”看情绪的管理(55)

第四章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与调控(58)

第一节运动员的赛前状态(58)

第二节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62)

第三节环境因素和社会期望的影响(72)

第四节运动员主场心理应对(78)

第五节运动员睡眠和伤病问题(82)

第六节教练员赛前执教(87)

第五章运动员赛中、赛后心理训练与调控(93)

第一节运动员赛中情绪状态的简易诊断方法(93)

第二节运动员赛中常见的心理状态及其对策(100)

第三节运动员赛中常见心理问题与对策(104)

第四节运动员比赛的临场心理支持(106)

第五节赛中教练员的临场指挥(110)

第六节运动员赛后心理调控(112)

第六章运动训练中的心理学问题(115)

第一节运动员的心理疲劳(115)

第二节运动员的内在感知觉评价(120)

第三节运动员在动态变化信息中的预判加工方式与策略(131)

第四节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学习(136)

第五节体育科技服务与训练管理(147)

第七章个案分析和心理问题应对(155)

第一节运动员心理训练与调控个案分析(155)

第二节射箭运动员心理问题应对(177)

第三节射击运动员心理问题应对(185)

第四节帆船帆板、皮划赛艇运动员心理问题应对(196)

第五节举摔柔运动员心理问题应对(210)

第六节游泳、铁人三项运动员心理问题应对(214)

第七节武术运动员心理问题应对(218)

第八节跳水运动员心理问题应对(223)

第九节其他项目运动员心理问题应对(226)

主要参考文献(235)

章节选读:

第一章 运动员心理训练与调控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基本理论

一、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运动心理学研究运动领域中人类的意识和行为问题,既起源于心理学,又来源于体育学,但它又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内容和应用价值。

运动心理学的任务是要对运动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描述主要回答“是什么”,回答每一种心理事实质和量上的特点。解释主要解决“为什么”,解释和说明心理现象和行为,并找出产生所观察到的心理现象的原因,需要把已知事实组织起来进行概括总结,对事件之间的关系提出假设,并通过一定的方法证明假设,最终形成与事实相符的理论。预测和控制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要靠测量工具和相关理论。行为预测必然伴随行为的改变和控制。例如,根据测量一名运动员的赛前焦虑,对比赛中的表现作出预测,但是仅仅预测还不够,最主要的目的应该是控制,想办法改变赛前焦虑,促进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好地表现。控制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目的,对运动员实施心理训练与调控即为控制。

要进行解释、预测和控制,需要依靠相关理论。现象和现象之间的关系需要植根于理论,如果没有理论做支撑,这些关系则是零星散落的。

运动心理学解释人在运动中心理和行为的理论很多来源于母学科──心理学。心理学家在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和行为时,会持有不同的立场,又被称为不同的学派。以下简要介绍4种心理学派的理论观点及其在运动心理咨询领域的应用。

(一)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主张研究可观察的外显的行为,认为应当把人的意识当作一个黑箱,不管黑箱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只考察在刺激影响下由反应活动组成的行为。行为主义提倡使用客观的方法处理客观的资料,采用实验法,反对内省法,认为内省法获得的资料不是客观的资料。

行为主义咨询与治疗的基本理论源于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有经典条件作用原理、操作条件作用原理和模仿学习原理等。

行为主义心理咨询的基本假设:①人的适应性及非适应性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并由于强化而得以巩固和加强。②通过正强化、负强化以及惩罚等方式,可以增加行为、减少行为或改变行为的方向。行为主义心理咨询强调环境事件的重要性,通过改变非适应行为和环境中的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对个体的非适应性行为进行矫正。

行为主义把焦虑看作对环境条件的习得性反应。这种习得性焦虑反应可以通过教给新的反应来消退,其中放松就是一种新的反应。运动领域常用的放松的训练技术主要包括身体知觉、呼吸、渐进放松、冥想、想象、催眠、自生训练以及生物反馈等。除放松训练外,运动员训练或比赛中常用的行为主义技术还有系统脱敏训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