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书推荐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书推荐 - 正文

    孔子儒家思想与美学研究

    发布日期:2018-06-14 作者:浏览量: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美学的概念,解释了美的本质,说明美产生于人类的精神特性。同时,通过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解读,帮助人们深入理解孔子儒家思想,既阐明了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又对孔子儒家思想有更深层次、更为整体的解读,以期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通过此书,力求使人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自由之美、理性之美、情感之美等。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美学研究”,解释了美学的内涵、美的起源、美学的发展。第二部分是“孔子儒家思想研究”,将孔子儒家思想与人文主义相结合,通过对儒家重点著作《论语》相关篇章的解读,向人们展现了儒家思想的内涵、深意。第三部分是“孔子儒家美学研究”,同样以《论语》为解读范本,将孔子儒家思想与美相结合,介绍了儒家思想中蕴含的美的元素,人们从中可以深刻体会到孔子儒家思想所包含的美的情感。

    作者写作此书,意在向读者展现儒家思想的美的画卷。“里仁为美”,美是外在世界,更是人的心灵,是精神的光彩。阅读此书,希望你也能收获一份美。

    作者简介:

    许丙泉,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教师。在《北京社会科学》《理论学刊》等刊物发表学术美学、孔子儒家思想等方面研究论文共计50余篇。

    定价:38元

    书号:978-7-5607-5750-6


    目录:

    绪论(1)

    一、改革开放中的美学新潮(1)

    二、中国美学的自主创新(3)

    三、民族复兴与传统文化热潮(6)

    四、孔子儒家美学思想研究(7)

    第一部分美学研究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13)

    第二章美的起源与人类精神特性(19)

    第三章审美的产生(28)

    第四章美学与人类思想的发展(32)

    第五章美的本质和特性(40)

    第六章美感的思想内涵(47)

    第七章美与思想传统(56)

    第二部分孔子儒家思想研究

    第八章孔子儒家思想的生命力(67)

    第九章孔子儒家思想与人文主义(76)

    第十章孔子儒家的信仰(83)

    第十一章孔子儒家提倡的孝道(93)

    第三部分孔子儒家美学研究

    第十二章“仁”的思想与孔子儒家美学(99)

    第十三章孔子儒家思想与意境创造(103)

    第十四章孔子儒家思想与艺术审美(110)

    第十五章孔子儒家的自由之美 (115)

    第十六章孔子儒家的感情之美(123)

    第十七章孔子儒家的“礼”之美(128)

    第十八章孔子儒家的“乐”之美(136)

    第十九章孔子儒家的中庸之美(143)

    第二十章《论语》中的世界之美(151)

    第二十一章《论语》中的人物之美(156)

    第二十二章《论语》篇章结构之美(165)

    第二十三章《论语》语言风格之美(174)

    第二十四章《论语》语言修辞之美(181)

    第二十五章孔子儒家思想的当代意义(187)

    后记(194)

     

    章节选读:

    二、什么是美学

    美学是研究美的学问。但到底什么是美,在美学史上却有不同的观点。古代西方美学家认为,美学研究美,是要追问“美是什么”,探讨美的本质和规律。美学研究和古代本体论的哲学密切联系。近代西方美学家则侧重研究美感或者审美经验,从人的心理活动的特性出发去思考美,美学也就和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心理学联系在一起。现代西方美学家则从人的存在出发去思考美,认为美是人所特有的生存状态,如德国的海德格尔提出“诗意的栖居”的观点。那么,美学就和存在论哲学有关。有的美学家则有不同的观点,如德国的黑格尔,他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美学也就是艺术哲学。

    人类历史上很早就有关于美的思考,那么,美学这门学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人们一般认为,1875年,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出版的《美学》这部著作最早确定了“美学”这一学科的名称。他因此而被称为“美学之父”。这本书的德文名称的本义是“感性学”。鲍姆嘉通认为,有逻辑学研究人的理性,伦理学研究人的意志,还没有一门学科来研究人的感性活动,所以他提出这一门新的学科。后来,德国美学家康德出版《判断力批判》,在理性和伦理之外,给美学研究划出独立的研究领域。而这个研究领域正好处于理性和意志之间,是沟通二者的桥梁。判断力即是指人的审美能力。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一些学科先是从欧洲传到日本,然后才传到中国,美学也是这样。这门学科被日本学者中江兆民翻译为“美学”,后被中国学者引入中国。在中国,美学这门学科受到许多人的青睐,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形成了两次美学研究的热潮。一直到现在,美学仍然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美学在中国的这种发展历程很独特,这在西方文化中是很少见的。一些文化名人如王国维、梁启超、鲁迅、蔡元培等都致力于美学,对美学寄予厚望。还出现了美学研究的大家,如朱光潜、宗白华,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综观美学研究历史,可以这样说,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具体说来是人的审美活动和审美现象。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美的本质和规律、美的存在形态、美的范畴、美感体验、美的创造等。

    从现代学科分类体系中,可以更好地认识美学这门学科。人们一般把学科分为三类,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它们各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社会科学研究人类社会的规律,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人文科学研究人类的精神现象,如哲学、历史学、文学等。美学属于人文科学,是人文科学中的哲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后来不断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许多美学家也是哲学家。

    因为美这一问题直接与人的本性、人的生存状态相联系,是人的特殊的生存方式和生存体验,所以美学不像物理学、化学、经济学那样研究具体的自然或社会的客观现象,而是研究人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具有超现实的形而上学的哲学品格。美学研究有自己的特定对象,也有特定的方法。同时,美学研究也与其他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哲学和心理学,对美学研究影响很大。

    在当代,美学已发展成为一门蔚为大观的学科,包含众多的分支学科,如哲学美学、心理学美学、艺术美学(包括文学、绘画、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美学等)、技术美学(也称“工艺美学”,包括工业设计、生活用品、家居装修、美容、服饰、环境美学等)。从这些众多的分支学科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越来越美,人们越来越重视美学研究,时时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

    在当代社会,文明发展,科技进步,人们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自由。美学关系到人生的理想生存状态,人们要追求“诗意的栖居”。美也关系到各行各业具体的生产实践,关系到每个人的工作能力。人们认识到,美也是一种生产力,一种重要的社会竞争力。在未来社会的生产中,商品除了满足实用的需要,还要更多地满足人们审美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