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书推荐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书推荐 - 正文

    戏里戏外

    发布日期:2018-06-14 作者:浏览量:

    内容简介:

    几年前,作家刘玉堂在《齐鲁晚报》开设的《戏里戏外》及《大众日报》正在开设的《玉堂侃戏》的专栏,在文化及收藏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城镇化的进展,也随着文化体制上的改革,地方戏更加萎缩乃至逐步消失,即使现在仍然唱着的一些比较优秀的剧目也会逐渐被淡忘与遗忘——这是必然的。但应该不会完全消亡,它可能会以另一种形式或方式存在着,如同石磨铺路、碌碡垒墙一样。所谓尘归尘,土归土,哪里来回哪里去,它来自民间,也会重归民间,

    这是一本“为了消失的纪念”的书,作者为此潜心收集、整理、研究了八年,为的就是将来人们逐渐遗忘时,能有案可查,至少能成为人们记忆的线索。

    该书从一个戏迷和小说家的角度,着眼于戏剧故事、经典唱段的介绍,又对不同剧种演同一个剧目作了比较,还有许多台下或戏外的有趣的故事。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既有普及性,又有权威性——其所介绍的戏剧故事与唱词都是准确的。

    著名书画家于明铨为此书作了20多幅精美插图,可谓珠联璧合、强强联合,更为该书增色不少。

    作者简介:

    刘玉堂,《山东文学》编辑部主任、副主编,山东省作协副主席。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乡村温柔》《尴尬大全》,短篇小说集《钓鱼台纪事》《滑坡》《你无法真实》《山里山外》,中篇小说集《温柔之乡》《自家人》,中短篇小说集《福地》,随笔集《玉堂闲话》《我们的长处或优点》,精短小说集《刘玉堂幽默小说精选》等。曾获1996年山东优秀图书奖,上海第二届长中篇小说大奖,1995年山东精品工程奖,首届山东泰山文学奖,1992年《中国作家》《上海文学》优秀小说奖,1996年全国报纸副刊一等奖,《鸭绿江》《萌芽》《时代文学》优秀小说奖等。

    定价:38.00元

    书号:978-7-5607-5019-4

     

    目录:

    单说《小放牛》

    《打猪草》及《刘海砍樵》

    他们为何喜欢跟小女孩对歌?

    《王小赶脚》与吕剧的由来

    风靡一时《小姑贤》

    温馨祥和《小借年》

    《王定保借当》之版本比较

    欢欢喜喜巧《借亲》

    农家乐式《喝面叶》

    团团圆圆《龙凤面》

    缠缠绵绵《三拉房》

    《井台会》《蓝桥会》及其他

    入木三分《墙头记》

    闲话《锔大缸》

    闲话《姊妹易嫁》

    《逼婚记》中的爱民与亲民

    《温凉盏》及其小说

    《拐磨子》与《双推磨》

    从前仙女爱穷人——闲话《天仙配》

    《小女婿》和《罗汉钱》

    爱恨交集《寻儿记》

    百看不厌《锁麟囊》

    美轮美奂《贵妃醉酒》

    《红娘》与《西厢记》

    劝千岁杀字休出口

    闲话《二进宫》

    闲话《秦香莲》

    紧锣密鼓《铡西宫》

    民告官的典范宋士杰

    徐策为什么要跑城

    《钓金龟》是怎么个事儿

    猴年说猴戏

    关于猪八戒的戏

    想起了《都愿意》

    闲话样板戏

    戏曲舞台上的山东人

    听书看戏的规矩

    民间的补充与戏说

    喜欢戏迷与票友

    戏说戏词

    推敲戏词

    文明街小景(戏剧小品)

    酒过三巡(小品)

    阻非典(小吕剧)

     

    章节选读:

    为了逐渐消失的纪念

    刘玉堂

    有些东西消失了,有些东西还在着。一个中年以上的农村出身的人,对农村的记忆是什么?是家中的石磨,村头的碾砣;是井台上的辘轳,打麦场上的碌碡;是清晨鸡鸭鹅狗的欢叫,傍晚屋脊上的炊烟缭绕;是村中偶尔响起的小炉匠或清脆或沉闷的铁锤敲打声,不知什么地方又传来一声吆喝:“赊小鸡喽嗬——赊小鸡哟——”;还有夏日的老槐树下大姑娘、小媳妇们搓麻线、纳鞋底的戏笑声,河边老娘们洗衣服、抡棒槌的砸击声……可仿佛一夜之间,上面列举的那些个物件,几乎荡然无存。我怅然若失。这些东西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吗?

    ——多少有点不甘心。

    近年,到沂蒙山旅游,在好几个旅游景点我都发现了同样的场景,即用石磨铺成的一条路,用碌碡垒起的一堵墙,或用碾盘铺就的一个小广场,心里又泛起一种亲切与沧桑感。这或许也是保存或纪念的一种方式罢,总之是还能让你看得到!

    这是实物。

    文化呢?

    一次采风活动,与文友坐船在湖上游览,主办方搞了一次小型的文艺演出,三四个既能拉又能唱的青年演员,清唱了地方戏的几个唱段。调子有点耳熟,当地的朋友告诉我是柳琴,这几个人原是县柳琴剧团的,柳琴剧团解散后,文化馆留下了几个年轻点的骨干,县上有什么文娱活动,就唱上一唱,演上一演。我说挺好呀,有点乌兰牧骑的味道,正所谓“到哪山,唱哪歌”,在这地方游览,就得听当地的戏曲才比较协调,若是听京戏,哪里都可以,还是唱这种只有咱有,别的地方没有的东西,更有味道,也更能情景交融。他竟哀叹一声,是呀,这就是地方戏的处境和归宿了!我听了即一愣,寻思寻思,也确实是这么个事儿。不免就想到那些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地方戏的问题。

    地方戏的情况,跟农村里面的石磨、碾砣、辘轳、碌碡,搓麻线、纳鞋底的情况差不多,也是有些消失了,有些还唱着。

    那些依然唱着的戏曲,是怎么个情况?就我近几年翻阅的三百多个各类地方戏曲剧本看,主要有如下内容:一是传统文化方面的,比方反映忠孝廉悌及英雄人物的戏;二是地方文化方面的,比方反映乡风民俗及乡村爱情的戏;三是与穷人或弱势群体有关的,比方为穷人鸣冤叫屈、伸张正义,或给穷人以精神和情感抚慰,诸如仙女爱穷人的戏;四是反映少男少女童真童趣、情窦初开的戏,诸如《小放牛》《打猪草》等。

    由此可见,就戏剧题材而言,最有生命力的还是有关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穷人及少男少女们的戏。

    传统文化的表现形态是重复。一个人重复地做一件事,我们通常叫做习惯,一群人重复地做一件事叫习俗,一个地区或民族重复地做一件事就叫传统。地方文化呢?其核心是差异,与其他地区或区域文化不同的部分,就叫地方文化。而最能代表或反映地方文化的就是地方戏,如同吕剧较之于京剧,较之于越剧、豫剧、川剧、晋剧、黄梅戏等有明显的不同一样。

    它还是构成“乡愁”的重要元素之一。什么是乡愁?乡愁是一棵老树,一间老屋,一出家乡戏,或是一脉青山,一泓碧水……是世代传承的共同记忆。当然,乡愁还是家国情怀,是文脉延亘,是精神归属。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根脉、灵魂和风韵,每个地方的人也有着独特的乡愁记忆。现今在一些地方,却被“跑偏”的城镇化列车碾得支离破碎,曾经的美丽“乡愁”变成了令人难以释怀的“乡痛”。

    十几年前,出于对地方戏曲的热爱,也缘于一次意外的馈赠——一位从事了一辈子戏剧工作的老前辈,送给了我一套1954年出版的《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我遂在报纸上开了一个叫做“戏里戏外”的小专栏。几年之后再看这个栏目,仍然有一种新鲜感,这说明它对地方戏的介绍及普及是有意义的,当然也因为我们对地方戏仍然知之甚少,我们也更能理智地看待一些戏曲的消失与消亡了。一个剧种的消失,往往是先从剧目开始的。那些消失了的剧目都是什么情况?一言以蔽之,内容不健康,思想不积极,格调庸俗,语言粗俗,且没什么故事性,不能给人以美感。有的则是宣扬因果报应之类的封建迷信,没有积极意义。它们的消失是自然而然的事,无须为之遗憾或怀念。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城镇化的进展,地方戏逐步淡出人们视野是肯定的,即使现在仍然传唱的一些比较优秀的剧目也会逐渐被淡忘,但应该不会完全消失。作为乡愁的重要元素,它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如同石磨铺路、碌碡垒墙,也像在游船上唱小曲一样。所谓尘归尘,土归土,哪里来,回哪里去,它来自民间,也会重归民间。

    基于以上的原因,或者是为了消失的纪念吧,多年前,我即想写一本关于地方戏的书,以备将来人们逐渐遗忘时,能有案可稽,至少可以成为记忆的线索。而有一些现在就已很难找到了,比如《锔大缸》,此前我也是只知其名而不知具体内容的。

    近年闲暇宽余,起坐徐缓,让我有机会查阅一些较为优秀的地方戏剧目,同时也有兴趣对先前的短文作进一步的整理与充实。在这本书里,我依然会从一个戏迷和小说家的角度,着眼于戏剧故事、经典唱段的介绍,做一点不同剧种演同一个剧目的比较,还会说一些台下或戏外的有趣故事,力求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既有普及性,又有权威性——我所介绍的戏剧故事与唱词都是准确的,收藏最忌赝品,这本书里没有,您完全可以引用或照着唱。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