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书推荐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书推荐 - 正文

    人类脐血:基础与临床

    发布日期:2018-06-13 作者:浏览量:

    内容简介:

    《人类脐血:基础与临床》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沈伯均教授的最新力作,沈伯均教授自1986年从澳大利亚留学回国后即开始脐血研究,是国内最早开展脐血研究的专家之一。1991年,沈伯均团队完成了世界首例混合脐血移植治疗1例卵巢脂肪肉瘤患儿,成为当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之一。在随后的近30年里,沈伯均团队在这一领域不断耕耘,率先在齐鲁大地建立了山东脐血库,发展到现在已储存脐血20余万份,为临床移植查询6000余次,提供临床移植用脐血1000余份,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和他们的家庭。

    《人类脐血:基础与临床》即是沈伯均教授及其团队在脐血研究领域深耕细作的成果之一。全书共分为三篇,分别介绍了脐血的基础研究,人类脐血库的现状,脐血的应用研究。本书不仅是作者团队在该领域的经验总结,更借鉴国内外有关资料文献,力图做到全面、准确,精益求精,可以说是该领域较为权威的专著。近年来,脐血移植已成为最引人瞩目的领域,一些过去我们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疾病例如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及其他某些恶性肿瘤等都能够通过脐带血移植得到有效治疗,最近的研究还发现,脐血中含有大量未成熟的造血干细胞,还有可能治疗糖尿病、风湿免疫病、脑瘫、多发性硬化病等疾病。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脐血细胞移植将会给医学界和人类带来更多的惊喜,而本书的出版也将为该领域的研究,为人类的医学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简介:

    沈伯均,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攻小儿血液-肿瘤学。曾任中华医学会全国儿科学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山东省低温医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山东省分会副理事长等职。

    李栋: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再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再生医学委员会委员。

    定价:98元

    书号:ISBN 978-7-5607-5646-2


    目录:

    第一篇 脐血的基础研究

    Basic Research of Human Cord Blood

    第一章 胚胎造血的发生和变迁

    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Fetal Blood

    第二章 脐血的功能与特点

    Fun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Umbilical Cord Blood

    第三章 脐血中的免疫细胞

    ]Immune Cells in Umbilical Cord Blood

    第四章 脐带血非造血干细胞

    Cord Blood No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第五章 胎盘和脐带中的功能组分

    Functional Components in Placenta and Umbilical Cord

    第二篇 人类脐血库

    Human Cord Blood Bank

    第一章 脐血的采集

    Umbilical Cord Blood Collection

    第二章 脐血的处理

    Processing of Cord Blood

    第三章 脐血库的现状

    Current Status of Cord Blood Bank

    第三篇 脐血应用研究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uman Cord Blood

    第一章 脐血输注术

    Cord Blood Transfusion

    第二章 脐血移植术:总论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General Introduction

    第三章 脐血移植术:各论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Specific Sections

    第四章 脐血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

    Cord Blood Cells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第五章 脐血干细胞教育疗法

    Cord Blood Stem Cell Educator Therapy

    第六章 脐血与基因治疗

    Cord Blood and Gene Therapy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后 记


    章节选读:

    第一篇 脐血的基础研究

    Basic Research of Human Cord Blood

    第一章 胚胎造血的发生和变迁

    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Fetal Blood

    造血系统是哺乳动物胚胎发生过程中最早发育的复杂组织系统之一。胚胎发育期间,造血发生表现为多时间点的连续过程。人类胚胎最初的造血细胞起源于卵黄囊的血岛(bllood island)和主动脉性腺中肾(aorta gonad mesonephros,AGM)区,以后迁移到胎肝、胸腺、脾脏和骨髓。新的观点认为,胚胎头侧也有造血活性的存在,也能长期、高效、多系重建致死剂量照射小鼠的造血系统。二次移植的结果表明上述造血细胞均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小鼠胚胎的造血过程与人类相似,因此研究多是通过小鼠进行的。

    第一节 胚胎血循环的建立

    Fetal Blood Circulation

    在人类的胚胎发育过程中,血液的发生和血管的形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造血干细胞的播散种植以及与之相伴的造血场所的扩建和迁移也是通过胎血循环途径实现的。所以,讨论胎血的发生和发展,必然涉及胚胎血液循环系统的建立。所以本章首先简要介绍胚胎循环系统的形成过程。

    一、胚胎血液循环

    (一)胚胎早期血循环的建立

    人类胚胎发育到第2周末时,卵黄囊壁上的胚外中胚层局部聚集成团,形成血岛。血岛是原始血管和造血干细胞发生的始基,血岛周边的细胞分化为扁平的内皮细胞,血岛中央部分的细胞变为圆形,逐渐形成游离状态的造血干细胞(见图111,文后彩图)。

    血岛相邻的内皮细胞互相连接,形成原始的毛细血管。随后,在体蒂、绒毛膜等处的胚外中胚层也以同样的方式形成原始毛细血管。毛细血管以出芽方式分支延长并互相连通,构成胚体内的毛细血管网。至第3周时,胚体内外的毛细血管网彼此连接,此时卵黄囊血岛内的造血干细胞迁徙进入胚体内,建立了胚胎的早期血循环(见图112,文后彩图)。

    (二)心脏的发生和血管的形成

    人胚发育到第3周,在体节尚未出现以前,口咽膜头端两侧的中胚层出现一群细胞,称之为生心索(cardiogenic cord);生心索的背侧出现了一个腔,称围心腔(pericardial coelom)。以后,随胚体头尾两端向腹侧弯曲,生心索由口咽膜的头侧转移到咽的腹侧。与此同时,生心索的细胞形成左右两条并列的纵管,称为原始心管(primitive heart tube)。不久,左右两条心管纵向融合为一条心管,心管的头尾两端分别与动脉和静脉相连,心管的管壁亦逐渐增厚分为两层,内层分化为心内膜,外层分化为心外膜和肌层。由于围心腔的不断扩大并向心管背侧扩展,致使心管与前肠之间的间充质由宽变窄,结果形成背侧心系膜,围心腔发育为心包腔,心管借心系膜悬于心包腔的背侧壁上。随后,系膜的中央部分退化消失,形成心包腔的横窦,心管随之游离于心包腔内。随妊娠进展,原始心管发生一系列外形的演变,心腔内部出现分隔,逐步形成最初的心脏。

    胚体内最早出现的血管除一对心管外,还有一对连接于心管头端的腹主动脉,和一对原始消化管背侧的背主动脉和连接同侧背主动脉与腹主动脉的第一对弓动脉。当胚胎进一步发育,两条原始心管合并为一条心管,两条腹主动脉也融合成一个主动脉囊(aortic sac)。以后,左右背主动脉在咽的尾侧合并成一条,沿途发出若干分支将血液运到胚体各部。此时,在胚体前部发生了一对前主静脉,在胚体后部发生了一对后主静脉。两侧的前、后主静脉分别汇合成左、右总主静脉注入心脏,分别将胚体前部和后部的血液运回心脏。这样,就建立了胚体内的血液循环通路。此外,背主动脉发出若干对卵黄动脉,分布于卵黄囊;还发出一对尿囊动脉,以后发育为脐静脉(umbilical vein),分别将卵黄囊及绒毛膜的血液运回心脏,这样,就建立了卵黄囊循环和脐循环。至胚胎第4周时,在胚体内外形成了三个循环通路,即胚体循环、卵黄囊循环和尿囊循环(以后发育为脐循环)。构成胚胎早期胚体内的背主动脉演变成降主动脉,降主动脉沿途分支营养胚体各部,由动脉囊发出的第2~6对弓动脉,经过一系列演变后,至第7周时,已失去它们原来成对的形式,形成类似生后的血管系统(见图113,文后彩图)。

    二、胎儿血循环

    胚体内的血循环系统不断演化,并适应胎儿营养交换的特点,发育成许多独特的解剖学结构:由于胎儿的肺处于不张状态,不能进行气体交换,胎体内的血液是经脐动脉到达胎盘绒毛膜的毛细血管内,与绒毛膜间隙中的母血进行气体和物质交换。交换后,含氧量高、营养丰富的血液经脐静脉进入胎体内,至肝脏下缘分成两支:一支由肝门入肝,行经肝时发出分支营养肝脏,然后经肝静脉流入下腔静脉;另一支经静脉导管入下腔静脉。由消化管、躯干和下肢来的含氧低的血液汇入下腔静脉,与由脐静脉来的含氧高的血液混合后,注入右心房,这部分血液的大部经卵圆孔进入左心房、左心室,再由左心室入主动脉。经主动脉的三个分支,血液大部分流入头、颈和上肢。从头、颈和上肢回流的血液,经上腔静脉汇入右心房后,进入右心室,再入肺动脉。由于肺处于不张状态,因此,大部分血液经动脉导管注入降主动脉,只有少部分血液入肺。降主动脉的血液除少量供应躯干、腹部、盆腔器官和下肢外,大部分从髂内动脉分支,经腹下动脉进入脐动脉流入胎盘,与母体血液进行气体和物质交换(见图114A,文后彩图)。

    总之,胎儿期血液循环有自己的特点,胎儿有通向胎盘的两条脐动脉和一条脐静脉,肝内有条静脉导管连接脐静脉和下腔静脉;腹壁有两条腹下动脉连接脐动脉和髂内动脉;房间隔上有一卵圆孔,血液可由右心房直接流入左心房;在肺动脉和主动脉间有一条动脉导管;这些通道在胎儿出生后逐渐闭锁(见图114B,文后彩图)。

    三、胎盘血循环

    妊娠足月时,胎盘是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盘状器官,重500~600g,直径18~20cm,厚约2.5cm,中间厚,边缘薄。胎盘分为子面和母面,子面被羊膜覆盖呈灰白色,脐带附着于中央。脐动脉、脐静脉从脐带附着点分支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直达胎盘边缘,有分支穿过绒毛膜板进入绒毛干及其分支;母面呈暗红色、粗糙,由蜕膜分隔成18~20个胎盘小叶。

    胎盘的构成包括羊膜、叶状绒毛膜和蜕膜三部分。羊膜附着于绒毛膜板表面,为光滑、无血管、神经或淋巴管之双层透明膜。叶状绒毛膜是构成胎盘的主要部分,也是胎盘的子面部分,当胚泡植入子宫内膜时,滋养层细胞迅速分裂、增殖,形成过渡形细胞,以后这种细胞互相融合失去细胞膜,形成合体细胞,合体细胞侵蚀母体的毛细血管及小静脉,母血外溢形成绒毛间隙的前身。受精后约12天,滋养层表面形成绒毛结构,绒毛进一步发育分支,约在受精后第3周时,胚胎体蒂中胚胎的血管与绒毛中的血管相通,建立起胎儿胎盘循环,绒毛的末端悬浮于充满母血的绒毛间隙中,通过绒毛最表面的合体细胞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底蜕膜是构成胎盘的母体部分,在受精第3周,子宫内螺旋小动脉被合体细胞侵蚀,血液由动脉口间歇性喷入绒毛周围与胚囊植入蜕膜时微血管壁破裂后形成的小腔隙相通而形成胎盘的绒毛间隙。到足月时,子宫动脉血以8.0~9.3kPa的压力喷入绒毛间隙,喷入后的血液向胎盘小叶间隙各部扩散,最后由底蜕膜上开口的静脉回流至母体,这样,完成子宫胎盘体系中母体的血循环(见图115,文后彩图)。由此可见,胎儿循环与母体血循环不直接相通,而是通过悬浮于底蜕膜绒毛间隙血池中的绒毛,进行气体和各种物质的交换。